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0448165
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脱位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牙脱位者复位后方丝弓矫治技术固定。结果 治疗25颗患牙,随访1年,总成功率100%。结论 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脱位,操作简单,经济卫生,疗效确切。

    关键词 前牙脱位 方丝弓矫治技术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12-1136-02

    近年来,我院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脱位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5岁;20例病人共25颗牙,其中上中切牙16颗,下中切牙9颗。

    1.2 矫治器的选择 标准方丝弓托槽,带环及0.018×0.025英寸方钢丝。
, 百拇医药
    1.3 操作方法 对多个牙齿部分脱位或完全脱位且出血较多者,首先进行局部应急处理,止血后局部消毒,使部分脱位的牙齿复位到正常牙位,对牙冠折断牙根完好者,在麻醉下,先行根管拔髓一次根充,对已脱位牙槽窝的离体牙不超过12h者,先用3%的双氧水,再用生理盐水浸泡15~30min后备用。术区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后,搔刮牙槽窝,将离体的牙再植到相应的牙槽窝内。如果患者在牙脱位前伴有轻度的前突或反者,在把牙植入复位到牙槽窝后,应尽量恢复正常牙位,然后在磨牙上粘固环,酸蚀5 5牙齿约30s,清洗、吹干、防湿,在5 5上粘标准方丝弓托槽,将0.018×0.025英寸的进口不锈钢方丝弯制成具有第一序列弯曲及第二序列弯曲的标准弓型插入两侧磨牙的颊面管中,用结扎丝将所有牙齿与弓丝扎紧,一般嘱患者半个月后复诊,检查外伤的牙齿是否伸长或移位及结扎丝是否脱落,如有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调整固定弓丝,重新结扎固定,然后嘱每月复诊1次。连续半年。

    1.4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能承受正常咬合力,无任何疼痛或不适感,随访1年,X线片示牙周膜正常,根尖无吸收。好转:患者能承受咬合力,X线片示牙周膜消失,根尖吸收,骨性愈合。失败:治疗后感染,临床症状未消失,疼痛明显,松动Ⅱ°以上。痊愈与好转为成功。
, 百拇医药
    1.5 术后1年随访结果 见表1。

    2 讨论

    理想的前牙脱位固定术后的组织变化;牙齿固定后牙周膜中的各种细胞异常活跃或纤维细胞形成胶原纤维和基质,成骨细胞形成牙槽骨,成牙骨质细胞形成牙骨质等。对 已经撕裂的部分牙周膜纤维,血管神经以及伴有部分牙槽骨骨折进行修复 [1] 。从生理解剖上看;本组病例由于上颌骨血运丰富,组织修复能力强,所以上切牙矫治率高于下切牙。

    表1 20例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脱位术后1年随访结果

    如果牙槽窝有新鲜血液流出,尽量不搔刮减少创伤,如果是牙齿离体时间较长,应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牙槽窝并进行搔刮,直到有新鲜血液流出。离体的牙齿或松动的牙齿应尽量复位到正常牙位后再行固定。若牙齿复位后仍有咬合创伤,应调磨上前牙舌侧边缘嵴或下切牙的切缘,使受伤牙齿得到充分休息,受伤的牙周组织得以恢复 [2] 。固定后每月复诊1次,若发现有托槽带环脱落应及时粘接,半年后拍全景X线片,了解牙槽骨及牙周膜愈合情况,若一切正常,试患者情况再固定1~2个月,便拆除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结束后应检查并分次调磨早接触点以及避免创伤,稳定关系。方丝弓矫治器用途广泛,简单易行,口内无创伤、减少患者痛苦、口内异物感小、使用舒适、临床操作简单。口腔护理方便,临床复位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刘桢.口腔组织学及病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2-54.

    2 王惠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9-63.

    作者单位: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